|
文章詳情
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應抓好五個重點發表時間:2024-05-21 10:51來源:中國環境報 生態環境部門在安全生產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確保生態環境領域的生產安全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要做好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應抓好5個重點。 一是依據法定職責,明確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的監管范圍。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須明確安全生產的職責,負責本轄區核安全和輻射安全的監督管理;對轄區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等進行安全監督管理,開展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相關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調查和事故現場應急環境監測;對轄區重點環保設施和項目組織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做好生產安全事故次生環境污染和其他相關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和處置;完成上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下達的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二是按照“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原則,制定部門安全生產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把安全生產職責履行到位。應根據安全生產相關法律、部門職能和“三定”方案,制定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的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權力清單和職責清單目錄,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措施。 三是依法從嚴監管,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門監督指導相關企業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制定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全流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理措施,確保企業環保設備設施安全。 堅持源頭防控。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涉環保設備設施新、改、擴建項目環保和安全“ 三同時”有關要求,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在選用污染防治技術時充分考慮安全因素。 開展風險評估。督促企業改造環保設備設施必須依法開展安全風險評估,按要求設置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和聯鎖保護裝置,做好安全防范。 抓好人員安全培訓。督促企業對涉環保設備設施相關崗位人員進行操作規程、風險管控、應急處置、典型事故警示等專項安全培訓教育。 做好風險排查。開展環保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系統排查隱患,依法建立隱患整改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措施、資金、時限和應急救援預案,及時消除隱患。 抓好重點領域防控。緊盯具有脫硫脫硝、揮發性有機物回收、污水處理、粉塵治理、蓄熱式焚燒爐5類重點環保設備設施的企業,指導督促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要求。按照技術標準規范,嚴格執行吊裝、動火、高處等危險作業審批制度,加強有限空間、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實施現場安全監護和科學施救。 深入督查整改。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檢查,督促企業排查隱患,積極整改,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維護環保設施的生產安全。 四是完善制度,制訂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明確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企業的職責與權利。同時,生態環境部門在生態環境標準和技術指南的制訂修訂過程中,充分考慮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從制度設計上防范事故發生,使企業和單位在安全生產日常管理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五是協調配合,健全部門之間的安全生產聯動機制。基層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部門要協調共享已建成的重點環保設備設施信息,及時通報新改擴建重點環保設備設施信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研判安全風險形勢,互相及時通報日常監管中發現的生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等隱患。加強協同治理,發揮各部門優勢,共同推動企業提升重點環保設備設施管理水平,發現安全、環保等有關要求不一致的,及時研究加以解決。加強聯合執法,聯合制定督導檢查計劃,明確檢查重點,開展聯合執法,打擊安全生產違法行動,共同筑牢安全生產堤壩防線。 作者單位: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文章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