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礦漿中殘留怎么處理掉發表時間:2025-07-08 21:26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礦漿中殘留怎么處理掉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礦漿中殘留的處理需結合物理、化學及工藝優化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一、化學沉淀法:針對性去除殘留離子 石灰沉淀法 原理:向廢水中加入石灰(Ca(OH)?),使Ca2?、Mg2?與PO?3?生成羥基磷灰石(Ca?(PO?)?OH)和氫氧化鎂(Mg(OH)?)沉淀。 操作:控制石灰用量使反應體系中Ca2?+Mg2?與PO?3?的摩爾比為1:1.4~1.6,攪拌反應0.5~6分鐘后沉淀10分鐘以上。 效果:可去除廢水中97%以上的Ca2?、Mg2?,處理成本低至10.36元/噸廢水,且沉淀物可回收用于磷肥生產。 絮凝沉淀法 原理:結合石灰與聚丙烯酰胺(PAM)絮凝劑,通過吸附架橋作用加速沉淀。 效果:Ca2?、Mg2?總去除率達96%以上,操作簡單且成本相對低廉,在實際廢水處置中被廣泛應用。 二、物理吸附法:高效脫除殘留捕收劑 沸石粉/磷尾礦粉加載絮凝 原理:利用沸石或磷尾礦粉的多孔結構吸附殘留捕收劑,再通過絮凝沉淀分離。 效果:與雙堿法效果相當,但磷尾礦粉可就地取材,成本降低30%~50%。 活性炭吸附 原理:活性炭表面孔隙吸附殘留捕收劑分子。 效果:對陰離子型捕收劑(如脂肪酸類)吸附容量達50~100mg/g,但需定期再生或更換。 三、工藝優化:源頭減少殘留 精準藥劑制度 策略:根據礦石性質(如硅質、鎂質含量)調整捕收劑類型及用量。例如: 硅質磷礦:采用十二胺醋酸鹽等胺類捕收劑,用量控制在0.3~0.6kg/t原礦; 鎂質磷礦:使用油酸類脂肪酸捕收劑,用量0.8~1.5kg/t原礦。 效果:減少過量藥劑殘留,降低后續處理負荷。 分段浮選與回水利用 策略: 正浮選尾礦水直接返回正浮選系統; 反浮選精礦廢水經石灰處理后返回正浮選系統。 效果:實現水循環利用率≥90%,減少新鮮水消耗及廢水排放。 泡沫調控技術 策略:通過調整捕收劑與起泡劑比例(如1:0.5~1:1)控制泡沫性質。 效果:避免泡沫發黏或虛泡過多,減少捕收劑夾帶損失。 四、廢水回用前的預處理 離子濃度控制 要求:回水中Ca2?、Mg2?離子濃度應降低至100mg/L以下,避免與脂肪酸類捕收劑反應生成沉淀,增加藥耗。 方法:采用絮凝沉淀法或化學沉淀法去除多余離子。 分質回用 策略:根據廢水水質特性,將部分廢水優先回用于配藥劑,另一部分用于反浮選,并補加自來水調節。 效果:降低廢水對選礦指標的影響,控制藥劑消耗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