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成分的解析發表時間:2025-07-08 21:13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成分的解析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的主要成分可根據其化學性質和作用機制分為以下幾類,各類成分通過不同方式實現磷礦物與脈石礦物的分離: 一、胺類捕收劑:硅酸鹽脈石脫除的核心成分 脂肪胺類 成分:十二胺、椰油胺、異十三胺等伯胺,以及椰油二胺(N-椰油基-1,3-丙二胺)等脂肪二胺。 作用:通過陽離子吸附于硅酸鹽礦物表面,實現反浮選脫硅。 效果對比: 椰油二胺在低藥劑用量時捕收硅酸鹽能力優于正辛胺、十二胺; 異十三胺磷損失率最低,但脫硅性能較弱; 椰油胺聚氧乙烯醚(醚胺類)浮選尾礦中SiO?含量可達47%以上,顯著高于十二胺聚氧乙烯醚(<38%)。 醚胺類 成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等。 作用:醚基降低熔點,提高礦物表面分散性,增強浮選速度與選擇性。 優勢:浮選速度快、泡沫產品易于處理,常用于鐵礦、磷礦反浮選硅酸礦物。 氧化胺類 成分: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等。 作用:作為輔助捕收劑,增強泡沫穩定性與礦物附著能力。 局限性:捕收性能低于正辛胺,不宜單獨用于磷礦反浮選脫硅。 二、脂肪酸類捕收劑:碳酸鹽脈石脫除的關鍵成分 植物脂肪酸衍生物 成分:毛糠油酸化油、豆油酸化油等。 作用:通過羧基與碳酸鹽礦物表面鈣離子作用,實現反浮選脫鎂。 案例: 某碳酸鹽磷礦反浮選捕收劑以毛糠油酸化油(0.5~0.8份)和豆油酸化油(0.5~0.2份)為主,配合起泡劑,在低溫下仍保持高效捕收能力,精礦MgO含量低,選礦成本低。 復合脂肪酸類 成分:高碘值脂肪酸與表面活性劑復配物(如EM-LS-01)。 作用:通過協同效應提高對復雜碳酸鹽礦物的選擇性捕收。 三、螯合類捕收劑:高選擇性脫除特定雜質 羥基膦酸類 成分:烷基膦酸(C?~C?)、苯乙烯膦酸等。 作用:與Ca2?、Fe3?等金屬離子形成螯合物,選擇性捕收含這些離子的礦物。 效果: 辛基膦酸選擇性優于油酸; 苯乙烯膦酸對錫石和黑鎢礦捕收效果顯著。 羥基砷酸類 成分:對甲苯砷酸、鄰甲苯砷酸等。 作用:通過砷酸基團與礦物表面金屬離子作用,實現高選擇性捕收。 四、甜菜堿類捕收劑:硅鈣質膠磷礦的高效成分 混合甜菜堿體系 成分:羧基甜菜堿與磺酸基甜菜堿按不同比例復配(如30%羧基甜菜堿+70%磺酸基甜菜堿)。 作用:通過雙官能團協同作用,增強對硅鈣質膠磷礦中鋁硅酸鹽的捕收能力。 案例: 貴州某中低品位磷礦反浮選試驗中,使用磷酸三丁酯(10%)、氯化鈉(10%)、混合甜菜堿(80%)的捕收劑,在pH 4-7、用量300g/t條件下,獲得P?O?品位31.34%、Al?O?脫出率43%的精礦。 五、專用復合捕收劑:針對復雜磷礦的定制化成分 胺鹽復合體系 成分:胺類(如十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與無機酸(如鹽酸、硫酸)反應生成胺鹽,配合脂肪酸銨增效劑和苯基膦酸調整劑。 作用: 胺鹽易溶于水,方便控制用量; 增效劑改善捕收性能和選擇性; 調整劑降低表面張力,提高選擇性并利于尾礦泡沫消破。 案例: 某磷礦a層礦反浮選復合捕收劑(胺鹽:脂肪酸銨:苯基膦酸=5~7:2~4:1~2),可使精礦P?O?含量從23~25%提升至28~31%,磷回收率達8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