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鐘寰平:讓綠色成為農業強國的鮮明底色發表時間:2025-04-11 15:39來源:中國環境報 鐘寰平:讓綠色成為農業強國的鮮明底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農業強國的鮮明底色。相關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統籌發展與保護、兼顧當前與長遠的深刻考量。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重要著力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好轉,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顯,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逐步建立,具備了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的厚實基礎。 但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農業綠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農業資源短缺、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生態系統退化、綠色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仍有待解決,必須進一步加強全局性謀劃和戰略性布局,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相關工作。 加快推進農業全面綠色轉型。《規劃》提出了加強受污染耕地治理和安全利用;加快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和海洋伏季休漁,推進黃河流域農業深度節水控水;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全面推行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既針對當前農業綠色發展的薄弱環節,也體現了對未來農業綠色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徑。 持續完善相關政策指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既牽涉農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調整,更是行為模式、消費模式的綠色革命。《規劃》提出要加快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推進糧食播種、收獲、儲運、加工、消費等全鏈條全環節節約減損,完善反食品浪費制度;健全耕地輪作休耕制度、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政策安排都著眼當前農業綠色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為我國農業綠色發展行穩致遠提供了制度保障。 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農業綠色發展,不是簡單的生態層面的“綠色”發展。在資源保育、產地環境、生態修復等維度上,尤其需要科技手段的助力。要以農業綠色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引領,以產業急需為導向,加快農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體系。要大力培養專業人才隊伍,讓更多人才充分發揮智力和所長,助力各地農業綠色發展。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以更加扎實有效的舉措,讓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農業強國的鮮明底色。 推薦閱讀: 粘泥剝離劑主要成分和硫酸能混合使用嗎??????????????????????????? 冷卻塔殺菌劑后再使用粘泥剝離劑????????????????????????????? ??粘泥剝離劑主要成分有哪些????????????? 高效粘泥剝離劑國家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