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保障和提高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對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關鍵的作用發表時間:2024-07-04 16:24來源:中國環境APP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保障和提高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對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關鍵的作用 “林業碳匯是一項‘雙贏’機制,它解決了發達國家的減排成本問題,且能夠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林業碳匯措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成為國際公認的緩解氣候變暖的有效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尹偉倫在7月3日第二屆永定河綠色發展論壇暨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研討會作特邀報告時表示。 尹偉倫作特邀報告。呂望舒攝影 自然生態系統顯著的碳匯能力已得到充分證實,特別是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在發揮生態服務功能、提升碳匯方面的潛力巨大。中國森林生物量碳儲量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呈明顯增加趨勢。全國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約為91.86億噸。 發展林業碳匯產業有助于改善和美化生活環境,充分發揮森林對于全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多方面的巨大功能和效益。通過實施林業碳匯項目,可以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林業發展的資金,解決由于林業外部性引起的投入不足問題,也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生態建設。 同時,尹偉倫在特邀報告時還指出,“雙碳”目標的實現是系統工程,需要開展支撐“雙碳”目標與政策的基礎性、前瞻性和引領性的科學研究。例如,圍繞重點行業系統梳理不同技術創新的減排機理,進行技術組合和系統集成的技術采納決策建模,探索重點行業碳中和技術創新、碳減排激勵的微觀機制和有效政策。除此之外,還包括碳中和能源轉型的多維區域異質性,碳定價、碳配額與碳市場交易機制等方面的研究。 “總之,就是一手做‘減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項目盲目發展,一手做‘加法’,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尹偉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