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向社會征求意見發表時間:2024-07-02 16:59來源:中國環境 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向社會征求意見 7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配額方案》)。《配額方案》正文包括工作原則、實施范圍、機組分類、配額分配方法、配額發放、配額清繳、配額結轉和重點排放單位出現合并、分立、關停等情況時的配額處理8方面內容。 據了解,相較于《2021、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配額方案》在保持政策延續和穩定的基礎上,對以下方面作了優化完善,具體如下。 一是優化配額分配的基礎參數,由基于供電量核定配額改為基于發電量核定配額。供電量由發電設施的發電量減去與生產有關輔助設備的消耗電量得到,不是通過直接計量獲得的數據。由于與生產有關輔助設備的消耗電量難以準確核算核查,導致供電量也難以準確計量,數據質量風險大。為確保配額分配過程中的各項參數真實準確可靠,《配額方案》將“基于供電量核定供電配額”調整為“基于發電量核定發電配額”,即根據機組產生的發電量、發電基準值及相關修正系數計算得到機組發電配額量,不再使用供電量與—26—供電基準值核算配額。 二是取消機組供熱量修正系數。2021、2022年度配額分配方案設置了供熱量修正系數,主要目的是鼓勵高效燃煤熱電聯產機組增加供熱,以替代燃煤小鍋爐和散煤燃燒供熱。供熱量修正系數基于大量實測樣本統計擬合得出,并需要使用供熱比作為關鍵參數進行核算。從第一、二個履約周期實際運行情況來看,供熱比計算程序繁瑣,難以準確獲取,導致供熱量修正系數計算結果出現偏差。鑒此,《配額方案》在配額計算公式中取消供熱量修正系數,而是通過調整基準值實現對發電機組供熱的合理激勵。 三是將機組負荷(出力)系數修正系數調整為機組調峰修正系數,并修改適用范圍。為更多消納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部分火電機組承擔電網調峰任務并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2021、2022年度配額分配方案中設置了“負荷系數修正系數”,負荷率在85%以下的機組均可獲得補償配額,以體現對承擔調峰任務機組的鼓勵和補償。經統計,2022年,300MW等級以上常規燃煤機組、300MW等級及以下常規燃煤機組、非常規燃煤機組和燃氣機組的年平均負荷率分別為67%、65%、63%和69%,全國機組平均負荷率在65%左右,且隨著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的增加,火電機組負荷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繼續保持85%的負荷率補償上限已脫離實際,無法突出調峰機組負荷率較低的特性,也無法精準支持鼓勵調峰機組。《配額方案》將“負荷系數修正系數”更名為“調峰修正系數”,并將補償負荷率上限調整為65%,機組負荷(出力)系數在65%及以上的常規燃煤機組不再引入大于1的修正系數,統計期內機組負荷(出力)系數—27—在65%以下的常規燃煤機組按照原計算公式計算并使用大于1的調峰修正系數,獲得補償配額。 四是不再將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間接排放納入配額管理范圍。第一、二個履約周期發電行業管控范圍包括了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間接排放。經測算,發電行業間接排放占直接排放總量的比例較低,納入間接排放發揮的減排效果有限,但顯著增加了企業報告、核算間接排放的工作負擔,以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查的監管成本。鑒此,《配額方案》不再將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間接排放納入配額分配的考慮范圍,并相應調整了配額基準值。 五是引入配額結轉政策。配額結轉政策規定了市場主體持有的配額留存至后續年度使用的條件,引導交易主體調整交易策略,調節配額供需。參考國內外實踐經驗做法,為鼓勵配額盈余企業出售配額、釋放配額供給,《配額方案》提出了配額結轉規定,將重點排放單位配額最大可結轉量與交易行為掛鉤,明確了配額結轉的相關規則,包括各年度配額使用要求、結轉對象、時間安排、可結轉量計算、結轉申請流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