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力(集團)有限公司

水處理藥劑 : 18007162198 吳經理
                   18007162195 史經理

肥料添加劑 : 18007162585 潘經理

有機中間體 : 18986036655 高經理

公司 總部    : 027-56929228

公司 傳真   : 027-56929220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開發區潤陽路26號

技術資料/新聞資訊
TECHNICAL INFORMATION/NEWS
聯系我們/CONTACTS
文章詳情

氨氮去除劑對人體的危害

發表時間:2025-05-25 19:33

氨氮去除劑對人體的危害

  氨氮去除劑作為工業水處理藥劑,其化學特性決定了使用過程中需特別注意安全防護。以下從成分特性、接觸途徑、潛在危害及防護措施展開詳細說明:

g.png

  一、成分特性與潛在危害


  氧化劑類成分(如次氯酸鈉、過硫酸鹽)


  刺激性:揮發性成分(如氯氣)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咳嗽、咽痛、流淚,長期接觸可能誘發慢性呼吸道炎癥。


  腐蝕性:高濃度氧化劑對皮膚、黏膜有強腐蝕性,接觸后需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嚴重者需就醫。


  毒性:部分氧化劑(如高錳酸鉀)誤服可導致消化道灼傷,需立即催吐并送醫。


  沉淀劑類成分(如氯化鎂、磷酸鹽)


  刺激性:粉塵吸入可能引發鼻腔、咽喉不適,高濃度環境需佩戴防塵口罩。


  環境風險:過量使用可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如磷酸鹽),但直接對人體毒性較低。


  微生物菌劑類


  感染風險:若產品含活性菌株,誤入傷口或黏膜可能引發感染,需避免與破損皮膚接觸。


  過敏反應:極少數人可能對菌體蛋白過敏,操作后需徹底清潔。


  二、接觸途徑與典型癥狀


  接觸途徑典型癥狀


  皮膚接觸紅腫、灼痛、水皰(氧化劑類);干燥、脫屑(長期接觸沉淀劑粉塵)


  眼部接觸刺痛、流淚、結膜充血(需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


  吸入咳嗽、胸悶、呼吸困難(高濃度氯氣等刺激性氣體);頭暈、惡心(缺氧環境)


  誤服口腔、食道灼傷,腹痛、嘔吐(氧化劑類);腹瀉(沉淀劑過量攝入)


  三、安全防護措施


  操作前準備


  佩戴防化手套(如丁腈橡膠材質)、護目鏡(防飛濺)、防毒面具(含氯氧化劑需配活性炭濾芯)。


  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操作,避免密閉空間使用。


  操作中規范


  禁止直接傾倒:需緩慢加入水中并充分攪拌,避免藥劑飛濺。


  避免混合:嚴禁與酸類、還原劑(如亞硫酸鈉)混用,防止爆炸或劇毒氣體(如氯氣)生成。


  實時監測: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監測氯氣等有害氣體濃度。


  應急處理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部接觸:提起眼瞼,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氧。


  誤服:飲足量溫水催吐(氧化劑類禁用),就醫。


  儲存與廢棄


  儲存:密封避光,遠離火源、還原劑及食品,兒童不可觸及。


  廢棄:未用完藥劑需按危廢處理,交由專業機構回收。


  四、長期健康風險與預防


  慢性呼吸道疾病:長期吸入低濃度氯氣等刺激性氣體可能誘發支氣管炎、哮喘。


  預防:定期更換濾芯,安裝局部排風設備。


  皮膚過敏:頻繁接觸氧化劑可能導致接觸性皮炎。


  預防:操作后徹底清潔,涂抹防護霜。


  生殖毒性:部分氧化劑(如雙氧水)高濃度暴露可能影響生殖系統,但正常使用下風險極低。


  預防: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避免直接操作。


  五、法規與標準


  國內法規:參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 2.1-2019)。


  國際標準:遵循GHS(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正確標識危險性(如氧化性、腐蝕性)。


  MSDS要求:供應商需提供完整的安全技術說明書,明確成分、危害及應急措施。


  六、替代方案與優化建議


  選擇低風險產品:優先選用微生物菌劑類氨氮去除劑(如硝化細菌制劑),但需注意儲存溫度(2-8℃)。


  自動化投加:采用計量泵等設備減少人工接觸,降低風險。


  工藝優化:結合生物法(如A/O工藝)減少化學藥劑用量,降低長期健康風險。


  總結:氨氮去除劑的安全性取決于成分特性、操作規范及防護措施。通過嚴格遵循安全規程、佩戴防護裝備、優化處理工藝,可有效控制風險,保障人員健康。建議企業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建立應急預案,確保操作人員熟悉處置流程。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開發區潤陽路26號
電話:027-56929228
郵箱:hubeihaili@haili-hb.com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