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氨氮去除劑屬于違法嗎發表時間:2025-05-24 17:31 氨氮去除劑屬于違法嗎 氨氮去除劑本身并不違法,但若使用不當或用于逃避環保監管,則可能構成違規,以下是詳細分析: 合法使用情況 正常污水處理:氨氮去除劑是污水處理行業比較常見的一款應急藥劑,從未被禁用。在污水處理系統中,可用于沉淀劑、脫氮劑和膜過濾等處理工藝;在水處理系統中,可用于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處理工藝;在地下水處理系統中,同樣可用于過濾、沉淀、活性炭吸附等處理工藝。它通過氧化、沉淀或絡合等反應,將氨氮轉化為無害或易去除的物質。例如,氧化型氨氮去除劑如次氯酸鈉、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等,通過強氧化性將氨氮氧化為氮氣(N?)或硝酸鹽(NO??);沉淀型氨氮去除劑如鎂鹽-磷酸鹽復合劑,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磷酸銨鎂(MAP)沉淀;吸附型氨氮去除劑如沸石、活性炭等,通過物理吸附作用去除氨氮;生物促進型氨氮去除劑含有微量元素或酶制劑,促進微生物降解氨氮。 合規投加使用:氨氮去除劑的用量取決于污水中氨氮的濃度,一般情況下,氨氮濃度在1-3mg/L時,可以采用最小用量;氨氮濃度在3-10mg/L時,可以用中等用量;氨氮濃度超過10mg/L時,可以采用最大用量。其用量一般為每立方米水量投加0.1-0.5克,具體用量可以根據氨氮的濃度進行調整,同時也受到污水的其他組分的影響,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鹽,可能會影響氨氮去除劑的效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用量。而且用法用量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并根據污水設備的工作負荷來確定,如果負荷過大,應采取措施降低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負荷,以減少污水處理設備的損耗。 違規使用情況 干擾在線監測數據:若企業或個人通過人為添加氨氮去除劑干擾在線監測數據,導致數據失真,則違反了相關環保法規。例如,云南省某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在二級碟管式反滲透膜與排放水箱中間環節添加氨氮去除劑干擾自動監控數據,導致在線監測數據失真,依據《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第四條第八項,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構成生態環境違法。 逃避環保監管:重點排污單位為了一己之私,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其行為主觀惡性深、危害后果嚴重,必須嚴懲。例如,有企業在氨氮分析儀前置水箱中添加氨氮去除劑,造假意圖明顯,該處理設施沒有生化工段,僅靠加藥去除氨氮,時開時停,極不穩定,看似“藥到病除”,實則“藥停病犯”,沒有生化工段,僅靠加藥去除氨氮,顯然不符合標準。最終,企業被罰款,企業負責人也被刑事拘留,案件還被移送給了公安機關。 上一篇氨氮去除劑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氨氮去除劑顆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