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水處理硫酸鋁的作用發表時間:2025-05-17 11:48 水處理硫酸鋁的作用 硫酸鋁在水處理中具有多重關鍵作用,主要通過其水解產物的物理化學特性實現水質凈化。以下從核心功能、作用機制、應用優勢及注意事項四個方面展開說明: 一、核心功能 絮凝沉淀 硫酸鋁溶于水后,鋁離子(Al3?)水解生成帶正電的氫氧化鋁膠體(Al(OH)?),通過電中和與吸附作用,使水中帶負電的懸浮顆粒(如泥沙、膠體、有機物)聚集形成大顆粒絮體,加速沉降。 除濁凈化 有效去除水中懸浮物,降低濁度,使水質澄清。適用于處理地表水、地下水及工業廢水中的懸浮雜質。 除磷脫色 與水中的磷酸鹽反應生成難溶的磷酸鋁沉淀,降低總磷含量;同時通過吸附作用去除腐殖酸等引起的色度。 調節pH值 水解產生的H?可中和堿性物質,適用于高堿度水源的預處理,維持后續工藝的pH穩定性。 二、作用機制 水解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鋁膠體通過吸附、架橋等作用凝聚懸浮物。 電中和與吸附 電中和:氫氧化鋁膠體帶正電,中和水中帶負電的顆粒電荷,降低Zeta電位,促進顆粒聚集。 吸附:膠體表面吸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污染物。 網捕卷掃 大量絮體形成時,會卷掃水中的細小顆粒,進一步強化沉淀效果。 三、應用優勢 高效除濁 對濁度50-200 NTU的原水,投加量20-50 mg/L即可將出水濁度降至1 NTU以下,尤其適合高濁度水處理。 經濟性 成本較聚合氯化鋁(PAC)低30%-40%,適用于大規模水處理工程。 適用范圍廣 飲用水處理:滿足《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對濁度、色度、總磷等指標的要求。 工業廢水處理:有效去除造紙、印染、電鍍等行業廢水中的懸浮物和部分重金屬。 低溫適應性 在4-10℃低溫條件下,通過調整pH至6.5-7.2,仍能形成致密絮體,克服傳統鋁鹽在低溫環境易失效的缺陷。 四、注意事項 投加量控制 過量投加會導致水中鋁殘留超標(國標要求≤0.2 mg/L),可能引發神經系統毒性,需通過燒杯試驗確定最佳投加量。 pH值影響 最佳pH范圍:6.0-7.5,pH過高(>8.0)會導致氫氧化鋁溶解,降低絮凝效果。 調節措施:可通過投加石灰或硫酸調節pH。 與其他藥劑協同 與聚丙烯酰胺(PAM)聯用可提高絮體密實度,加速沉降。 與活性炭聯用可增強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污泥處理 產生的氫氧化鋁污泥含水率高(>99%),需通過脫水處理(如帶式壓濾機)降低體積,便于處置。 五、應用案例 某自來水廠:原水濁度150 NTU,投加硫酸鋁30 mg/L后,出水濁度降至0.3 NTU,總磷去除率達85%。 某印染廢水處理廠:采用硫酸鋁+PAM工藝,COD去除率提高至70%,色度去除率達90%。 總結 硫酸鋁憑借其高效的絮凝沉淀能力、經濟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成為水處理領域的常用藥劑。然而,需嚴格控制投加量、pH值及與其他藥劑的協同作用,以避免鋁殘留超標等潛在風險。在實際應用中,應結合水質特點進行工藝優化,確保處理效果與安全性。 上一篇硫酸鋁對人有害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