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生態環境部:美麗中國哪兒美,監測數據告訴您發表時間:2025-04-01 15:12來源:生態環境部 生態環境部:美麗中國哪兒美,監測數據告訴您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蔣火華表示,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調研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動態,要把建好用好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項基礎工作做好。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作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健全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的重要指示。生態環境部牢記囑托,錨定“全面支撐美麗中國建設”這一目標,聚焦“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這一主題,把握“鏡子”“偵察兵”“先鋒隊”這三個定位,努力實現“美麗中國哪兒美,監測數據告訴您”。 第一,監測要當好反映美麗中國“顏值”的“鏡子”。美麗中國美不美、美在哪,既要靠人民群眾對藍天、碧水、凈土、青山等的主觀感受來評判,也要靠科學、客觀、可比的監測數據來表征和衡量。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建成覆蓋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聲、海洋、生態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能夠以真實、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美麗藍天、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山川建設成效,“數”說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中國新畫卷。 黃潤秋部長在兩會“部長通道”上,用“下30”“跨90”高度概括了2024年生態環境質量的新改善。具體來看,一是藍天越來越多,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PM2.5濃度“下30”,達到29.3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首次“下50”,達到49微克/立方米。十年間,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三大區域PM2.5濃度分別下降了47.3%、39.0%和25.1%。二是河湖越來越清,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首次“跨90”,達到90.4%,請大家看我手里的展板,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從2015年的64.5%提高到2024年的90.4%,提高了25.9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十年間,我國曾經水污染最嚴重的淮河、海河、遼河三大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均上升超過30個百分點。其中,海河流域劣Ⅴ類斷面從2015年的39.1%,到現在實現連續3年消劣。三是家園越來越安寧,地級及以上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為88.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四是生態越來越優美,生態質量為二類,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生態結構較完整、生態功能較完善,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出門見綠”、“推窗即景”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日常。 同時,通過監測數據生態環境部也看到,當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還不夠穩固,重污染天氣過程還時有發生,一些河湖汛期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局部地區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較為突出,一些地方仍有噪聲超標擾民現象。污染防治攻堅任重道遠。 第二,監測要當好及時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的“偵察兵”。堅持問題導向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方法論。生態環境監測是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的“千里眼”“順風耳”。經過50多年的發展,生態環境監測已經從手工監測發展到自動監測,并正向智能監測躍升。生態環境部綜合運用衛星、無人機、無人船、走航車、自動站等各種監測技術手段,努力講清楚環境污染的指標、濃度、組分以及各類排放源構成特征和貢獻率,及時發現重點湖庫藍藻水華、生態保護紅線內生態破壞等問題。在新質生產力賦能下,監測將以更加明亮的“眼睛”、更加靈敏的“耳朵”、更加智慧的“大腦”,更好為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站崗放哨”。 第三,監測要當好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先鋒隊。全國生態環境部門所屬監測機構6.93萬人,是一支以高學歷、高職稱為特點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人才隊伍。省以下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垂直管理以來,全國監測隊伍“一盤棋”統籌、“一股繩”發力,各級監測機構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規范和加強。2024年,生態環境部舉辦了第三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帶動全國監測人學業務、鉆技術、強本領,當好美麗中國建設排頭兵和主力軍。 推薦閱讀: 軟水緩蝕劑固體是什么????????????????????????? 軟水緩蝕劑的緩蝕機理??????????????????????????? ??軟水緩蝕劑的配方比例??????????? 軟水緩蝕劑的配方有哪些???????? 軟水緩蝕劑用途是什么???????? |